Rollup真相:Vitalik 揭秘 L2 安全幻影,權力遊戲暗藏風險

2025-05-10 5:37:47 第二层解决方案 author

Rollup 安全的幻影:Vitalik 的清醒批判

以太坊的 Layer 2 擴容方案 Rollup,一直被吹捧為解決以太坊擁堵和高 gas 費的靈丹妙藥。然而,圍繞 Rollup 安全性的討論,卻常常陷入一種數字遊戲的迷思。Vitalik Buterin 的這篇文章,看似在探討 Rollup 安全階段的劃分,實則是對整個 Rollup 生態的一種清醒批判。這種批判,並非來自一個局外人,而是來自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,這使得其更具力量。

安全階段的迷思:從數字遊戲到權力遊戲

一直以來,社群聚焦於以太坊 Rollup 安全性的三個階段,這不僅僅關乎以太坊主網及 L2 網絡的穩定性,更與 L2 網絡的真實發展狀況息息相關。Daniel Wang 提出的 #BattleTested 標籤,看似是對 L2 網絡的一種認可,實則也暴露出當前 L2 生態的焦慮:大家都渴望被認可,渴望被證明是安全的。但安全性,真的可以用幾個數字、幾個月的運行時間來簡單定義嗎?

Vitalik 將 Rollup 的安全性劃分為三個階段,看似提供了一個量化的評估框架,但仔細分析,這三個階段的劃分,本質上是一種權力遊戲:誰掌握了安全委員會的控制權,誰就掌握了 Rollup 的命運。這種權力,並非來自底層的加密學原理,而是來自人為的治理結構,這本身就是一種安全風險。

Stage 0:中心化的傲慢與偏見

在 Stage 0 階段,安全委員會擁有完全的控制權。表面上,可能存在一個運行的證明系統(Optimistic 或 ZK 模式),但這個證明系統形同虛設,因為安全委員會可以通過簡單的多數票機制推翻它。換句話說,證明系統只是一個「諮詢性質」的存在,真正的決策權掌握在少數人手中。

安全委員會的絕對權力:一場高風險的賭博

Stage 0 的問題,不僅僅在於其中心化,更在於這種中心化所帶來的傲慢與偏見。當少數人掌握了絕對的權力,他們很容易忽視底層技術的安全性,轉而依賴自身的判斷。這種判斷,往往受到個人利益、政治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響,而非純粹的技術考量。更可怕的是,這種中心化的結構,為潛在的惡意攻擊敞開了大門。如果安全委員會的成員串通一氣,或者被外部勢力脅迫,那麼整個 Rollup 網絡的安全將岌岌可危。

更進一步說,將所有希望寄託於一個由人組成的委員會,本身就是一種對人性的高估。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,權力會腐蝕人,絕對的權力會絕對地腐蝕人。Stage 0 的安全模式,無異於一場高風險的賭博,賭注是所有用戶的資產安全。

Stage 1:看似進步的倒退?

Stage 1 聲稱相較於 Stage 0 有所進步,它要求安全委員會需要 75% (至少 68) 的批准才能覆蓋運行系統。 並且設立一個法定人數阻止子集(如 ≥ 3)在主要組織之外。乍看之下,這似乎提高了攻擊的門檻,分散了權力。但深入分析,這種看似進步的設計,可能是一種倒退。

75% 的門檻:真的安全了嗎?

75% 的批准門檻,意味著仍然只需要少數人就可以推翻證明系統的結果。 這種模式依舊依賴於安全委員會的誠實和能力。 即使引入了主要組織之外的法定人數阻止子集,也無法完全消除共謀的風險。 想像一下,如果 8 個安全委員會成員中有 6 個受到某種形式的脅迫(例如,來自政府的壓力,或者黑客的威脅),那麼整個系統仍然會崩潰。

更令人擔憂的是,Stage 1 這種模式可能造成一種虛假的安全感。 開發者和用戶可能會誤以為系統更加安全,從而降低對潛在風險的警惕性。實際上,Stage 1 只是將單點故障轉變為多點故障,但並未從根本上解決中心化權力的問題。 而且,為了達成 75% 的共識,安全委員會的決策效率可能會降低,從而延緩對緊急安全事件的響應速度。 在某些情況下,這種決策延遲可能比中心化的快速反應更具危害性。

Stage 2:理想國的陷阱

Stage 2 被認為是 Rollup 安全的最終階段,安全委員會只能在可證明的錯誤情況下採取行動。例如,當兩個冗餘的證明系統(例如 OP 和 ZK)相互矛盾時,安全委員會可以介入,但它只能選擇提出的答案之一,而不能任意干預。這聽起來很美好,彷彿我們終於可以擺脫人為干預,完全依賴加密學的確定性。

可證明的錯誤:誰來定義「錯誤」?

然而,Stage 2 的問題在於,誰來定義「可證明的錯誤」?即使是兩個證明系統相互矛盾,也可能存在多種解釋,哪一種解釋才是真正的「錯誤」?更重要的是,證明系統本身也可能存在漏洞,導致其產生錯誤的結果。如果安全委員會的成員缺乏足夠的技術能力,他們可能無法識別這些漏洞,從而做出錯誤的決策。

此外,過於強調「可證明的錯誤」,可能會導致安全委員會在面對一些新出現的、未知的風險時,變得束手束腳。他們可能會因為缺乏明確的「證據」,而不敢採取行動,從而錯失了最佳的防禦時機。更諷刺的是,即使在 Stage 2,安全委員會仍然掌握著一定的權力,他們仍然可以選擇在兩個相互矛盾的答案中選擇一個。這種選擇權,本身就蘊含著潛在的風險,因為它可能會被濫用,用於實現某些人的個人利益。

因此,Stage 2 並非 Rollup 安全的終點,而是一個新的起點。我們需要不斷地反思和改進,才能真正實現去中心化、無信任的安全。

數學模型的誤導:簡化與現實的鴻溝

Vitalik 在文章中嘗試使用數學模型來量化不同安全階段的風險。 他假設安全委員會成員有 10% 的「單獨故障」的可能性,並使用二項分佈來計算不同階段的失敗概率。 這種數學模型看似嚴謹,實則存在嚴重的缺陷。

獨立故障的謊言:安全委員會的真實面貌

最核心的問題在於,安全委員會成員的故障並非完全獨立的。 他們可能串通一氣,或者都受到同樣的脅迫或黑客攻擊。 這種「共同模式故障」的可能性遠遠大於 10%。 試想一下,如果整個安全委員會都受到同一個國家的政府的控制,那麼無論是 Stage 0、Stage 1 還是 Stage 2,都形同虛設。

Vitalik 意識到這個問題,並提出要求在主要組織之外擁有一個法定人數阻止子集,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。 但這種做法仍然無法完全消除共謀的風險。 即使存在一個獨立的子集,他們也可能受到某種形式的誘惑或威脅,從而選擇與其他成員合作。

此外,數學模型忽略了另一個重要的因素:安全委員會成員的能力。 一些成員可能缺乏足夠的技術知識,無法理解複雜的加密學原理,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。 另一些成員可能缺乏誠實和責任感,為了個人利益而損害整個系統的安全。

因此,過於依賴數學模型來評估 Rollup 的安全性是一種誤導。 我們需要更加關注安全委員會的組成、權力結構和激勵機制,才能真正理解潛在的風險。

過渡的藝術:速度與質量的權衡

Vitalik 在文章中提到,過早地跳到 Stage 2 是錯誤的,尤其是如果向 Stage 2 過渡的工作是以犧牲加強底層證明系統的工作為代價的話。 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 Rollup 生態的一個普遍現象:過於追求速度,而忽略了質量。

證明系統的幽靈:審計與成熟度的缺失

許多 Rollup 項目為了儘快推出產品,吸引用戶,往往會忽略對證明系統的充分審計和測試。 他們可能會使用一些尚未經過時間考驗的、不成熟的證明系統,或者直接抄襲其他項目的代碼,而沒有充分理解其背後的原理。 這種做法無異於在一個不穩固的地基上建造摩天大樓,風險極高。

Vitalik 建議 L2Beat 這樣的數據提供商應該展示證明系統審計和成熟度指標(最好是證明系統實現而非整個匯總的指標,這樣我們可以復用),並附帶展示階段。 這個建議非常重要,它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不同 Rollup 方案的安全性,從而做出更明智的選擇。

然而,僅僅依靠數據提供商的披露是不夠的。 我們需要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審計和評估機制,確保所有 Rollup 項目都遵循嚴格的安全標準。 我們還需要鼓勵更多的開發者參與到證明系統的開發和審計中,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安全、可靠的 Rollup 生態。 否則,Rollup 只能是空中樓閣,美麗卻不安全。

发表评论:

最近发表